四川大酒曲的制作需要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步骤及要点:
一、材料准备
- 小麦:
选择淀粉含量高的优质小麦,需浸泡后充分吸水膨胀。
- 辣蓼草:传统中草药,用于增强酒曲香气和抗菌性。
- 老酒曲:
作为接种菌种,引入有益微生物。
- 曲模:压制成块;竹筛、簸箕:筛粉和晾晒;温度计、湿度计:环境监控。
二、制作步骤
原料处理
- 小麦浸泡: 清洗小麦至无尘土,浸泡数小时至充分吸水膨胀。 - 粉碎与拌曲
- 压制成块:
将拌好的曲料压制成块状,大小可根据需求调整。
- 培养发酵:将曲坯排列在通风良好的培养室中,每层用稻草隔开。控制温度在25-30°C、湿度70-80%,发酵需7-14天。发酵成功的酒曲表面会出现菌丝。
三、关键参数与技术
- 川酒大曲生产规范了“润料-粉碎-压制成型-培菌-贮存”全流程,关键参数包括:
- 曲坯水分控制在35%-40%;
- 培菌温度采用中偏高温(约28-32°C);
- 发酵时间需根据环境温湿度调整。
微生物管理
- 利用窖泥中的梭菌属等有益微生物强化大曲品质,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
四、意义与价值
提升品质: 标准化生产使川酒原酒品质更稳定,巩固“川派浓香”市场地位; 保障安全
文化传承: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推动川酒产业可持续发展。
注意事项
制作酒曲需控制温度和湿度,环境条件对发酵效果影响显著;
若条件有限,可参考泸州老窖等知名酒企的工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