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理科综合"考试,主要基于以下原因和背景:
一、高考模式改革
江苏省自2008年起推行"3+1+2"新高考模式,将考试科目重新组合:
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采用全国统一命题;
考生从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100分;
考生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2门,每门100分。
这种模式通过科目组合优化,既保留了理科知识的系统性,又避免了传统理综的繁重负担。
二、取消理综的原因
理综考试(物理+化学+生物)传统上分值较高(如全国卷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部分学校可能通过设置难题拉分;
改革后,通过分散科目难度,避免单一科目成为"一考定终身"的"命门"。
促进学科均衡发展
新模式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科目,避免因强制学习不擅长的科目而影响整体成绩;
例如,选修物理的学生无需再考物理,但需补修化学、生物等科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适应高校多元化需求
不同高校对学科能力要求不同,"3+1+2"模式通过科目组合为高校输送多样化人才,满足高校专业设置的灵活性需求。
三、对考生的影响
学习压力调整: 科目数量减少但考试内容更注重基础与综合应用,部分考生反馈压力有所缓解; 选修课程要求
综上,江苏高考未保留理综考试,而是通过科目组合改革、调整分值结构及强化选修课程,实现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