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大纲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学生需求及教育目标自主开发的课程设计文件,其结构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部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如《儿童画》《版画制作》等。
例如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等。
如1学分、16学时(含理论16学时,实验0学时)。
明确年级或专业要求,如小学一年级、师范专业学生等。
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
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如版画制作流程、数学思维训练方法等。
培养自主学习、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社会责任感等。
三、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类型设计,如艺术类包含儿童画、沙画等具体项目。
分阶段设置教学内容,如每月完成特定主题(如10月进行100米障碍接力赛训练)。
教材、参考书目、实验器材等。
四、教学方法
讲解基础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项目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五、评价方式
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表现。
通过考试、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估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同伴评价。
六、课程保障
明确教师职责与专业发展要求。
课程安排、考勤制度等。
场地、设备、经费等保障。
示例:《儿童画》课程大纲(艺术类)
学分:1学分,16学时
目标:了解儿童画特点,掌握基础绘画技巧
内容:儿童画的历史、技法、评价方法
方法:欣赏作品、示范教学、实践创作
评价:作品展示与技法考核
校本课程大纲需结合学校特色与学生需求动态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