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I C-PHY(Common PHY)是一种高速串行物理层接口标准,主要用于移动设备中摄像头模块、显示面板与处理器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在 MIPI C-PHY 中,状态转换是关键的一环,通过状态之间的变化来编码数据。以下是解析 C-PHY 状态为二进制的方法:
C-PHY 状态编码基础
状态定义:CPHY 使用六根线(A/B/C)进行数据传输,每根线可以处于 +x、-x、+y、-y、+z、-z 六种状态之一。
状态转换:在 C-PHY 中,状态之间的转换是有限的,共有五种可能的状态转换(例如,从 +x 到 -y)。这种转换方式允许在每个符号周期内编码多个比特的数据。
二进制编码过程
符号编码:每个符号周期内,通过状态转换编码多个比特的数据。具体来说,C-PHY 使用五进制编码,每个符号可以编码 2.28 比特的数据(即 3 个状态之间的转换可以编码 2 比特的信息)。
数据映射:16 位的数据被映射到 7 个符号中,每个符号代表 5 种状态转换中的一种。这种映射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解码。
状态转换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 16 位的数据值 `0x7290`,我们需要将其转换为 C-PHY 的符号编码。根据映射表,这个 16 位数据值对应的 C-PHY 符号编码是 `02241000`。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将 MIPI C-PHY 的状态转换为二进制形式,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传输。这种编码方式不仅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还减少了所需的硬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