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登记需遵循会计准则,通过系统化的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确保财务信息准确性。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
一、坏账确认与分录
当客户逾期超过规定期限(如90天)且无法收回款项时,需在会计系统中登记坏账记录。
会计分录
- 冲销应收账款: 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 - 调整损益
二、坏账准备管理
期末根据历史数据、债务单位状况等合理预估坏账,分录为:
$$
text{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text{贷:坏账准备}
$$
(备抵法)。
冲回已转销坏账
若后续收回坏账,需按实际金额冲回,分录为:
$$
text{借: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
text{贷:坏账准备}
text{借:银行存款}
text{贷: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
$$
。
三、后续处理
收回坏账
收回款项后,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
定期复核
定期检查坏账记录的准确性,核实债务人情况,确保账目与实际一致。
四、税务处理
坏账损失符合税法规定时,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总结:
坏账登记需结合计提、确认、冲回等环节,通过系统分录反映资产减值,同时加强复核与税务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