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进度月报的填写,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整理如下:
一、核心指标体系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指报告期内城镇累计新就业人数减去累计自然减员人数,需包含单位就业人数、灵活就业人数、个体私营就业人数等细分项。
失业登记人数
包括城镇新成长失业人员、就业转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失业人员等类别,需分别统计。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涵盖年初至报告期末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劳务输出人数(含组织输出和省外输出)等。
就业困难对象
特定群体(如4050人员)的就业情况需单独统计。
二、表格结构说明
| 序号 | 年初至报告期末城镇新就业人数 | 累计自然减员人数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其中:单位就业人数 | 灵活就业人数 | 个体私营就业人数 | 新成长劳动力就业人数 | 就业转失业人员 | 就业困难对象(4050人员) | 女性就业人数 | 在校大学生就业人数 | 其他失业人员 | 备注 |
|------|-------------------------------|----------------|----------------|------------------|----------------|------------------|----------------------|------------------|--------------------------|----------------|----------------------|----------------|------|
| 24 | 就业登记总次数 | 被用人单位招用次数 | 自雇型就业次数 | 失业登记总次数 | 城镇新成长失业人员 | 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失业 | 农村劳动力失业 | 其他类别失业人员 | 女性就业人数 | 在校大学生就业人数 | 其他失业人员 | 备注 |
三、注意事项
数据审核
- 单位就业人数不得超过签约人数、升学/出国人数、自主创业人数之和。
- 灵活就业人数需与《就业失业登记证》中的自雇型就业人数一致。
填报时间
通常为每月固定日期前提交,具体以当地统计部门要求为准。
数据来源
需通过官方系统(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平台)获取签约派遣、失业登记等数据。
四、示例公式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城镇新就业人数 - 城镇累计自然减员人数
女性就业人数= 女性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女性灵活就业人数 + 女性个体私营就业人数
建议填写时仔细核对数据来源,确保逻辑关系正确。若数据异常,需追溯原始记录进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