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报表填报需根据具体报表类型和填报要求进行,以下是关键步骤和要点:
一、通用填报流程
数据准备
- 收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数据,确保年初数与年末数对应准确。
- 合并报表企业需按合并口径填报,独资/合资企业需注意表格行数差异。
系统填报
- 登录国税/地税官网或财政厅指定系统,导入数据后按指引填列。
- 关键表格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需注意勾稽关系(如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审核与调整
- 填报完成后进行全审,系统会提示差异数据,需逐一核对并调整。
- 涉及计算的表格需使用运算功能,确保数据逻辑一致。
二、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调整表填报要点
基础信息
- 第1列填报取得资金的年度,第2列填报实际金额,第3列区分不征税收入金额。
收支明细
- 第4列填报计入当年损益的金额,第5-9列按倒序填报前5年支出情况,第10列填报本年支出金额。
关联调整
- 通过《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的调减金额与专项用途资金对应。
三、部门决算报表特殊要求
预算与决算数
- 财决01表:半自动生成决算数,年初预算数需手工录入,全年预算数=年初预算+调增数-调减数。
- 财决02表:需填报结余分配情况,非财政结余可转非财政拨款结余,经营结余可转事业基金。
结余分配规则
- 仅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可分配,财政补助结余不得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四、注意事项
未涉及的项目可跳过,确保数据来源合规。
审核不通过时需仔细核对勾稽关系和计算逻辑。
以上信息综合自财政厅官方指南及权威平台,具体操作以最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