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报道阶段的填写要求,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填写单位信息的核心要点
建议填写就业协议中注明的公司所在人才市场地址,或派遣证上注明的接收单位地址。若单位未明确地址,可填写户籍所在地人才市场地址,但需提前确认该地址是否为实际接收单位。
就业状态分类
- 已签订就业协议:选择“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按系统提示填写单位全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薪资待遇等必填项。
- 实习未签协议:选择“其他录用形式就业”,但需注意部分院校可能将实习未签协议视为待就业状态。
- 未就业:选择“待就业”,单位信息将自动设为非必填项。
二、其他注意事项
信息核对
填写前需仔细核对学号、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确保与档案材料一致。
特殊情况处理
- 若单位为临时机构或无固定办公地点,可填写当地人才市场地址,并在报到时主动说明情况。
- 福建籍毕业生若到非户籍地就业,需在系统选择“省外就业”,并上传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回执。
材料准备
除就业信息外,需携带身份证、就业协议、毕业证书、学位证等材料原件,部分院校可能要求同时提交电子材料。
三、操作建议
线上渠道
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或官方小程序(如“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小程序)提交信息,系统会自动关联学籍档案。
线下办理
若对线上操作有疑问,可前往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当地人才市场窗口办理,现场填写纸质表格。
四、常见问题处理
协议单位与接收单位不一致:
若因政策或单位要求填写不同地址,需以派遣证或人才市场要求为准,并在报到时主动说明情况。
信息提交后变更:若就业信息需修改,需在规定时间内联系原提交平台申请更正。
建议优先以就业协议中的单位地址为准,并提前与接收单位确认接收流程,避免因信息不符影响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