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就业问题的采访或调研,可以通过以下结构化方式设计问题,结合不同维度获取全面信息:
一、个人背景与职业规划
- 请简要介绍您的教育背景、专业及成绩情况。 - 您是否参与过实习或社会实践活动?有哪些相关经验?
职业规划
- 您对未来3-5年的职业发展有何规划?是否考虑继续深造(考研/考公)或创业?
二、就业市场认知
行业与岗位
- 您希望从事哪些行业?优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如薪资、发展空间、兴趣匹配度)?
- 您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难点是什么(如技能不足、竞争压力、供求不匹配)?
政策与环境
- 您关注哪些政府促就业政策?认为这些政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如何?
三、求职过程与体验
求职渠道与技巧
- 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获取招聘信息(校园招聘、网络平台、人脉推荐)?
- 面试时最关注哪些方面(如岗位匹配度、团队氛围、职业发展前景)?
合同与待遇
- 您对薪资待遇的期望范围是?是否关注五险一金、加班费用等细节?
- 实习经历对求职有何帮助?是否优先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四、建议与展望
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 您认为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最需提升的能力是什么(如实践能力、面试技巧)?
- 对于职业规划迷茫的毕业生,您有哪些建议?
行业趋势
- 您看好哪些新兴行业或领域的发展前景?建议大学生关注哪些方向?
注意事项:
采用开放式问题时,可提供常见选项供受访者选择,如“您认为企业最看重学历/能力/经验”;
面试问题需结合受访者实际情况设计,避免引导性过强;
数据收集后建议进行量化分析,为政策制定或就业指导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