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就业工作安置意见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就业困难群体的重点关注、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就业服务措施的完善、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引导以及退役士兵的安置等。以下是一个就业工作安置意见的示例框架,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把扩大就业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统筹城乡就业,扩大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逐步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重点任务
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如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等,开发公益性岗位进行就业援助。通过科学制定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与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多方协调,开发城市保洁、保绿、交通协管、治安协管等岗位,拓宽困难人员的就业渠道。
开设专门的困难就业人员服务窗口,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复合型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加大市场准入、发展用地、融资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为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等支持,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自由职业、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阶段性就业等多种就业形式。
三、保障措施
为就业援助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建立和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包括就业统计、监测、评估和考核制度。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大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意识和能力。
四、其他
对于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要严格按照《兵役法》《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及相关部委的要求,确保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框架,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您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详细阐述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