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的生长环境及分布特点如下:
一、原生与分布范围
葫芦原产于赤道非洲南部低地,主要分布于哥伦比亚、巴西、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菲律宾等国家。
现栽培范围
现已广泛栽培于全球热带至温带地区,包括中国各地。在中国,黑龙江、河南、山东、江苏等省份的种植面积近年来发展较快。
二、生长环境要求
气候条件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耐旱,但忌涝、不耐寒。20℃-25℃为最佳生长温度,低温时开花较多但结果率较低。
土壤条件
适应性强,但以排水良好、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为佳。部分品种需在土壤表面覆盖细土或稻草降温保湿。
地形与分布特点
常见于坡地、平原、田边、丘陵或土路旁,藤蔓可长达15米,果皮嫩绿、果肉白色。
三、其他关键信息
生长周期: 从种子发芽到成熟需9-12个月,果重可达1千克。 用途
文化意义:在中国古籍中最早称“瓠”“匏”“壶”,后演变为“壶卢”。
综上,葫芦凭借强适应性,在全球热带至温带地区广泛种植,且形态与用途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