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时选择安全的避难场所至关重要。以下是不同场景下的安全避难建议:
一、室内避难场所
- 选择靠近承重墙、内墙墙根或墙角等开间小的地方,这些区域在地震中更稳定,可形成三角空间避难。
- 床沿下、坚固家具(如桌子、床)下方是常见的避难选择,但需避开悬挂物和电源插头。
卫生间
- 卫生间多为承重墙,且房顶坠落物较少,是相对安全的空间。
- 需注意避免全家人挤在卫生间,应分散躲藏。
避免的危险区域
- 禁止钻床底下或衣柜等狭小空间,这些地方可能因变形卡住导致无法逃生。
- 远离玻璃窗、浴缸、镜子等易破裂物品,以及老旧建筑、阳台边缘等结构不稳定区域。
二、户外避难注意事项
远离危险物体
- 马路、公园等开阔地带需远离建筑物、路灯、广告牌等可能掉落物的区域。
- 开车时需停靠在空旷地带,避免停在桥梁、高压电缆下方或大树旁。
山区与特殊场景
- 登山等户外活动时,应远离山体崩塌、悬崖边缘等危险区域。
- 电影院、剧院等密闭空间需听从工作人员指挥,避免盲目逃离。
三、通用原则
保持平衡与低重心: 地震时蹲下、蜷缩身体,用手护住头部和颈部。 遵循“停—跑—停”原则
准备应急工具:将逃生用具(如哨子、手电筒)放在显眼位置,便于快速取用。
特别提示:地震后切勿立即返回室内,需确认环境安全后再行动,同时关注余震预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