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和”和“及”都是汉语中常用的连词,它们在用法和意义上有以下区别:
“与”
关系:连接的词语之间是并列关系,但往往在意义上有主次、先后之分,主要的成分或顺序在前的词语应放在“与”的前面。
词性:通常连接名词,例如“小学、中学与大学”。
用法:在表达上有时偏向于前者,且表达效果可能比“和”稍好一些。
语体色彩:多用于书面语,在一些固定短语、书名标题等书面语中常用。
“和”
关系:连接的词语之间是并列关系,可以不分先后。
词性:可以连接名词、动词、形容词或代词,例如“工人和农民”、“传播和接受”、“聪明和美丽”或“我和他”。
用法:作连词能表示选择,相当于“或”;“与”则没有这样的意思。
语体色彩: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用,更为通用。
“及”
关系:连接并列的名词性词语,所连接的成分往往有主次之分,主要成分要放在“及”的前面。
词性:一般只连接名词和名词性词组,不能连接分句和句子。
用法:一般用于书面语。
总结来说,“与”和“和”都表示联合关系,但风格色彩、用法和语境上存在差异。“与”多用于书面语,连接的词语往往存在一定的层递关系;“和”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用,连接的词语之间是并列关系,可以不分先后。而“及”则主要用于连接并列的名词性词语,且连接的成分往往有主次之分。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