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古称“魏榆”,位于 山西省中部的太原盆地。它东临寿阳县和和顺县,西接清徐县,南连太谷区,西北与太原市毗邻。榆次区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总面积为131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榆次区下辖9个街道、5个镇和4个乡,总人口约为98.3万。
榆次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涂水”和“魏榆”,在春秋时期为涂水县,战国时期称为魏榆。秦朝时期,榆次隶属于太原郡。北魏和北齐时期,榆次曾两度易名为中都县。公元979年,宋太宗灭北汉后,置并州于榆次,三年后迁唐明镇,榆次恢复县制。此后,历代县名未发生改变。
榆次区地势平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这里的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高粱、谷子、大豆等,还有绿豆、荞麦、莜麦、糜黍等杂粮品种。榆次素有“米面之乡”的美誉。
榆次区交通便利,是晋中市的经济、政治、交通中心,有“省城门户”之称。此外,榆次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如“榆次八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