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考试管理 网络教育 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哪里

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哪里

发布时间:2025-05-14 17:41:52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其出处存在不同说法,但综合权威资料可归纳如下:

核心出处

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哪里

该句最早见于《论语·季氏》,原文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句话通过“树欲静而风不止”的自然现象,比喻子女想赡养父母时父母已不在的无奈,常被用于表达对孝道的追思。

文献争议

- 部分资料认为该句实际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其中皋鱼在孔子询问其悲痛原因时所言:“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

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哪里

- 另有《韩诗外传》卷九收录了相似表述,但明确标注为“子欲养而亲不待”,并解释为皋鱼之言。

补充说明

《论语》虽未直接收录该句,但其核心思想与《论语》倡导的孝道精神高度契合,故常被《论语》学者引用。

总结:

该句虽以《论语》为最广泛传播的出处,但更准确的文献依据可能来自《孔子家语》或《韩诗外传》。无论出处如何,其核心警示——及时行孝——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永恒价值。

温馨提示:
本文【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哪里】由作者 做最好的自己 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学习笔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 ©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15053566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