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豫州是曹魏政权设立的一个重要州级行政单位,其范围大致覆盖了今天的河南大部及安徽北部地区,具体范围如下:
一、核心区域
包括河南东南部、中部及东部,如许昌、谯县(今安徽亳州)等地。
安徽省北部
涵盖皖北地区,如庐陵郡(今安徽宣城)。
二、边界范围
北邻: 兖州(今山东兖州) 东接
西连:荆州(今湖北南阳、湖南长沙)
南临:扬州(今江苏扬州)
三、战略地位
豫州是曹魏五都(许昌、洛阳、合肥、邺城、武昌)之一,承担着淮南防线与襄阳防线的战略支点作用,是兵家必争的战略枢纽。
四、历史演变
西晋时期:治所迁至陈县(今河南淮阳),下辖10个郡国。
东汉末年:范围更广,包括今江西南昌(豫章)等地。
五、补充说明
文化影响:豫州是华夏文化中心之一,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如曹操、荀彧、郭嘉等。
行政区划:三国时期九州之一,与冀州、荆州、扬州等并称“九州”。
综上,豫州是三国时期以河南为核心、安徽北部为延伸的广阔区域,其范围和战略意义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