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一饮”出自《论语·雍也》,是孔子对弟子颜回的称赞之语。其原句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具体解析:
该句出自春秋时期孔子对颜回的评价。颜回家境贫寒,却安贫乐道,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
字面与引申义
- 字面: 指用一竹篮盛饭,一瓢水充饥,形容生活清贫。 - 引申
- 孔子曾说:“自吾有回,门人益亲。”(《论语·雍也》)表明颜回的品德使弟子们更加亲近他。
- 《红楼梦》中,该句被贾宝玉引用,成为男女间表达专一情感的常用语。
常见误区:
误用范围:
虽然“一瓢一饮”本义指代清贫生活,但后世常被误用为对物质淡泊、精神满足的抽象表达,如《庄子》中“偃鼠饮河”的类比。
综上,“一瓢一饮”是儒家思想中“仁人志士”形象的典型代表,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境遇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