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在会计核算中应挂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具体科目设置和分录如下:
一、主要会计科目
作为总账科目,核算企业根据劳动合同、国家法规及内部规定应支付给职工的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应付职工薪酬明细科目
根据员工部门或薪酬类型设置二级科目:
- 工资: 核算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奖金、津贴及提成等; - 社保(五险)
- 福利费:核算除工资外的职工福利(税前扣除限额为工资总额14%);
- 其他专项科目:如困难补助、辞退福利、职工教育经费等。
二、分录示例
工资计提时
根据员工所属部门借记相应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管理部门: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销售部门:
$$借:销售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生产部门:
$$借:制造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其他部门(如财务、行政):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工资发放时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贷记"银行存款"(需扣除个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
若涉及社保缴纳: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五险)$$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三、注意事项
工资与费用科目
工资属于企业为获取劳务支付的成本,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而非直接计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
税务处理
个税需从工资中扣除后,实际支付时计入"应付职工薪酬",避免直接扣除。
规范要求
企业应根据员工职责合理划分部门,并在财务报表中清晰体现薪酬结构。
通过以上设置,企业可规范管理职工薪酬,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