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航拍建模可参考以下步骤和技巧:
一、前期准备
了解目标区域范围、地貌特征、植被覆盖及高程变化,规划飞行航线时需避开障碍物(如建筑物、树木等)。
设备检查
- 确认无人机电池、遥控器电量充足,检查GPS定位、信号强度及飞行器状态。
- 根据地面分辨率需求计算相对航高,调整相机参数(如焦距、角度)。
二、飞行拍摄
航线规划
- 采用软件(如大疆GS Pro)或自主规划航线,确保覆盖目标区域且重叠度达标(航向80%、旁向70%-85%)。
- 多条航线分次飞行,避免单次飞行时间过长导致电量不足。
拍摄参数设置
- 选择正午前后(10-16点)拍摄,避免阴影对建模精度影响。
- 相机角度以45度为宜,俯仰角设为-90°(正射影像图)或-45°(立体建模)。
- 每张照片需保持清晰,避免模糊或畸变。
三、数据后处理
图像校正
- 使用ContextCapture等软件进行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减少光照、云层等因素影响。
三维建模
- 软件自动匹配同名像点,生成DEM(高程模型)、三维正射影像图及CAD模型。
- 对模型进行精细调整,补充缺失部分(如建筑细节),可通过补拍实现。
数据导出
- 导出为GIS格式(如Shapefile)或三维模型文件(如FBX),便于后续应用。
四、注意事项
天气与时间: 优先选择晴朗无云、光照强的时段,避免阴天或强风。 安全规范
软件选择:初学者建议从ContextCapture等易用软件入手,掌握基础后再尝试复杂功能。
通过以上步骤,可逐步掌握航拍建模的核心流程。实践过程中需不断调整参数,优化模型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