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转换为二进制的过程主要通过两种编码方式实现,具体如下:
一、核心转换原理
条形码通过黑白相间的条纹(黑色条为1,空白为0)表示二进制数据,计算机通过逻辑运算处理这些数据。
编码规则
- 模块组配法: 条与空由固定宽度的模块组成,标准宽度条=1,标准宽度空=0。 - 宽度调节法
二、具体实现步骤
将十进制或字符信息通过编码表(如EAN-13标准)转换为二进制数字串。
条码生成
- 模块组配法: 例如二进制`011011010`对应模块组合为`10011101110010001`。 - 宽度调节法
扫描解析
扫描器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条宽,将物理条纹转换为电信号,再转换为二进制数字串,最终由计算机解析。
三、注意事项
不同条形码类型(如EAN-13、二维码)采用不同编码规则,需根据具体类型解析。- 条码需包含起始和终止字符,用于识别阅读方向和类型。
通过上述方法,条形码实现了从数据到二进制的标准化转换,便于计算机处理和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