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填志愿时使用的考生号,具体说明如下:
一、考生号的定义与作用
考生号是考试组织机构为考生分配的唯一身份标识,用于区分不同考生的身份信息。在高考志愿填报等环节中,考生号是必备的登录凭证。
二、考生号的类型
由年度编号(2位)、市/县代码(2位)、中学代码(2位)、考生序号(2位)组成,用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高考报名、体检等环节。
14位考生号
在全国统一高考中,考生号由14位数字组成,包含:
- 前6位:年度编号+省代码(江苏省为32)+市/县代码;
- 后8位:报考选修科目组代码+考生序号。
三、考生号与准考证号的关系
准考证号是考生参加高考时使用的临时编号,用于标识考场座位,与考生号不同;
考生号是长期有效的身份标识,贯穿高考报名、考试、志愿填报、录取等全过程。
四、注意事项
保密性:
考生号仅考生和相关部门知晓,需妥善保管,避免泄露;
若忘记考生号,可通过高考学校教务处、教育局或高中计算机等级考试系统查询。
五、错误使用后果
若考生号填写错误,可能导致无法登录志愿填报系统、成绩查询失败或录取信息错误,需联系省级教育考试机构更正。
综上,填志愿时使用的考生号是考生身份的核心标识,需确保与报名时一致,并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