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的心理委员职责与普通高校基本一致,主要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沟通和危机干预展开。具体职责可分为以下五类:
负责组织班级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讲座及活动,帮助同学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提升整体心理素质。
信息沟通与动态反馈
- 作为师生桥梁,及时向辅导员、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反馈同学心理异常或危机情况;
- 协助开展心理普查、问卷调查,收集并传达心理健康数据。
心理危机干预与支持
- 发现心理困扰或危机学生时,提供初步疏导并协助转介至专业机构;
- 组织朋辈心理互助活动,营造支持性班级氛围。
活动组织与协调
协助策划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团体活动,提升班级参与度和心理健康水平。
保密与专业协助
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对同学隐私信息严格保密;协助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咨询效果。
补充说明:
部分院校可能根据性别或专业特点细分心理委员职责(如男/女心理委员),但核心职能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