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维修需由专业机构操作,遵循严格流程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关键步骤:
一、维修前检查
确认灭火器是否在报废范围内(如酸碱型、1211等需淘汰),检查筒体、阀门、压把等部件是否有变形、锈蚀或损伤。
通过压力表判断内部压力是否正常,异常需加压或报废处理。
二、拆卸与报废处理
确认无压力后,逐个拆卸外部附件(如喷嘴、软管),并分类处理残留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等)。
水基型灭火器超过3年未检或严重损伤需报废,其他类型需水压试验检测。
三、水压试验
对筒体、阀门等部件进行水压试验,压力需达到铭牌规定值(如二氧化碳钢瓶残余变形率≤3%),无渗漏或变形即合格。
试验后更换密封件、老化部件,但筒体、器头不可更换。
四、清洗与干燥
用清水冲洗内部,避免使用有机溶剂,确保无残留物。
彻底干燥后进行再充装,尤其二氧化碳灭火器需干燥处理。
五、再充装与气密性测试
按原厂要求充装量,洁净气体灭火器需充装驱动气体,充装后进行气密性测试。
回收的灭火剂需分类处理,不可混装或重复使用。
六、维修记录与出厂检验
详细记录维修过程、更换部件及测试结果,保存至少5年。
通过出厂检验后贴证使用,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注意事项:维修全程需由有资质单位操作,每次送修量不超过总数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