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工资的入账需要遵循相关税法规定和会计准则,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一、工资发放要求
残疾人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且需以银行转账形式发放,避免现金交易。
会计科目设置
- 应付职工薪酬: 包含工资、公积金、福利费等明细科目。 - 其他应付款
二、会计分录处理
借:管理费用(或生产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公积金、福利费、社保(企业)
例如:
$$借:管理费用 11,12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8,000$$
$$应付职工薪酬—公积金(企业) 1,000$$
$$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1,120$$
$$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 1,000$$
工资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其他应付款—个人社保、公积金(个人)
例如: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8,000$$
$$贷:银行存款 6,500$$
$$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00$$
$$其他应付款—个人社保 300$$
$$其他应付款—公积金(个人) 1,000$$
三、特殊政策说明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若使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发放工资,可将其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例如:
- 正常工资2,000元 → 减免400元 → 实发1,600元
- 保障金400元 → 记入应付职工薪酬。
加计扣除政策
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可按实际支付工资的100%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需满足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保等条件。
四、注意事项
税务申报: 工资加计扣除需在汇算清缴时申报,无需每月做分录。 凭证管理
通过以上方式,企业可规范处理残疾人就业工资,确保合规性与财务准确性。